前言:这几天在写一个工具脚本分析线上的大量的日志文件,本来应该是索然无味的一个工作,但是本着做到极致的原则,激发了我不断思考如何优化。本文将从开发过程中的最开始版本,一点点讲解优化的过程,最终用golang实现了一个类似java的worker线程池,收获满满。
一,无脑开goroutine阶段
1,任务背景 这个工具的作用简单介绍如下:首先是线上的日志量是非常庞大的,然后要去读取日志文件的内容,然后一条条日志项分析,匹配出想要的日志项写入文件,再提取该文件中的数据计算。日志项格式模拟数据如下:
{ "id":xx,"time":"2017-11-19","key1":"value1","key2":"value2"....... }复制代码
2,无脑开gorountine 先给下代码(只放核心代码,省略文件操作和异常错误处理),再来说说这个阶段的思路
var wirteChan = make(chan []byte) //用于写入文件var waitgroup sync.WaitGroup //用于控制同步func main(){ //省略写入文件的打开操作,毕竟我们主要讲并发这块 //初始化写入的channel InitWriter(outLogFileWriter) //接下来去遍历每个日志文件,每读出一个日志项就开一个gorountine去处理 for _,file := range logDir { if file.IsDir() { continue } else { HandlerFile(arg.dir + "/" + file.Name()) //处理每个文件 } }}/** * 初始化Writer的channel */func InitWriter(outLogFileWriter *bufio.Writer) { go func() { for data := range wirteChan { nn, err := outLogFileWriter.Write(data) } }()}//处理每个文件,然后开G去处理每个日志项func HandlerFile(fileName string) { file, err := os.Open(fileName) defer file.Close() br := bufio.NewReader(file) for { data, err := br.ReadBytes('\n') if err == io.EOF { break } else { go Handler(data) //每次开一个G去处理,处理完写入writeChannel } }}复制代码
解析:写博客很不喜欢放大篇幅代码,所以上面给的只是重要的代码,上面代码注释有说到的也不重复说了。好了,我们来想想上面的代码有什么问题?我们现在就假设我们就只有一个非常大的文件,文件中每个记录项都无脑开一个G去执行。那么,运行一下,我们会发现,好慢呀~。问题出在哪里呢?首先我们无法控制G的数量,其次日志文件非常大,这样运行下来,G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,多个G要往一个channel中写数据,那么也会发生严重的阻塞。种种原因,导致了这个方法是不适用的
二,加入带缓冲的任务队列
1,任务队列 在上面我们说到,我们无法控制任务的数量,那么,我在这里就加入了一个任务队列,来对任务进行排队,同时可以控制任务的数量。上代码:
/** * Job结构体,包含要处理的数据和处理函数(这个可根据需要修改) */type Job struct { Data []byte Proc func([]byte)}//Job队列,存储要做的Job,将每个任务打包成Job发送到这里var JobQueue chan Job = make(chan Job, arg.maxqueue)//启动处理函数处理func Handler(Data []byte) { for range job := <-Queue { job.Proc(Data) }}复制代码
解析:在这个时候,抽象出来了任务模型Job,由于函数调用其实就是函数地址加函数参数,所以我们可以将处理函数也放进Job中。然后让处理函数去处理就行了。想到这里,稍微有点佩服自己了,接着兴致勃勃的运行一下。嗯,好像没快多少(其实这个取决了你的处理函数,就是Job中的Proc)。What?冷静下来分析一下,真觉得自己真可爱。我仅仅是对任务进行了包装,然后用了一个带缓冲的任务队列,由于创建的Job远远大于单个M的处理能力,带缓冲只是稍微把问题拖后了一点。
三,Job/Worker模型
其实写到这里,心里对如何优化已经有点B数了。我想起了java中的线程池的概念,我可以建立一个线程池,然后池中包含多个worker(数量可以指定),每个worker去队列中取任务处理,处理完则继续取任务。同时为了提高通用性,参数类型都改为了interface{}。好了,接下来看看代码,这里的代码都很关键,所以就全部放上来了
type Job struct { Data interface{} Proc func(interface{})}//Job队列,存储要做的Jobvar JobQueue chan Job = make(chan Job, arg.maxqueue)//Woker,用来从Job队列中取出Job执行type Worker struct { WokerPool chan chan Job //表示属于哪个Worker池,同时接收JobChannel注册 JobChannel chan Job //任务管道,通过这个管道获取任务执行 Quit chan bool //用来停止Worker}//新建一个Worker,需要传入Worker池参数func NewWorker(wokerPool chan chan Job) Worker { return Worker{ WokerPool: wokerPool, JobChannel: make(chan Job), Quit: make(chan bool), }}//Worker的启动:包含:(1) 把该worker的JobChannel注册到WorkerPool中去 (2) 监听JobChannel上有没有新的任务到来 (3) 监听是否受到关闭的请求func (worker Worker) Start() { go func() { for { worker.WokerPool <- worker.JobChannel //每次做完任务后就重新注册上去通知本worker又处于可用状态了 select { case job := <-worker.JobChannel: job.Proc(job.Data) case quit := <-worker.Quit: //接收到关闭信息,直接退出即可 if quit { return } } } }()}//Worker的关闭:只要发送一个关闭信号即可func (worker Worker) Stop() { go func() { worker.Quit <- true }()}//管理Worker的调度器,包含最大worker数量和workerpooltype Dispatcher struct { MaxWorker int WorkerPool chan chan Job}//启动一个调度器func (dispatcher *Dispatcher) Run() { //启动maxworker个worker for i := 0; i < dispatcher.MaxWorker; i++ { worker := NewWorker(dispatcher.WorkerPool) worker.Start() } //接下来启动调度服务 go dispatcher.dispatch()}func (dispatcher *Dispatcher) dispatch() { for { select { case job := <-JobQueue: go func(job Job) { jobChannel := <-dispatcher.WorkerPool //获取一个可用的worker jobChannel <- job //将该job发送给该worker }(job) } }}//新建一个调度器func NewDispatcher(maxWorker int) *Dispatcher { workerPool := make(chan chan Job, maxWorker) return &Dispatcher{ WorkerPool: workerPool, MaxWorker: maxWorker, }}复制代码
解析:代码中每句都注释得非常清楚了,就不重复了。我们可以通过这样来开启这个模型:dispatcher := NewDispatcher(MaxWorker) dispatcher.Run()
。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,处理函数这块需要根据自己的业务去写,然后和数据打包成Job再发给JobQueue就行了。接着我运行了我的脚本,几十G的文件经过三轮的处理函数(就是说我需要三轮处理,每轮处理都根据上轮的结果)耗时在三分钟到四分钟之间,而且CPU占用率等也不高。对于耗时高的,可以使用pprof工具分析一下到底慢在了哪里
四,总结
因为之前刚学了golang的并发原理,然后刚好有这个任务,于是自己就开始了从零一点点的摸索和优化,整个工具写完,自己对golang的并发的理解又更加的深入了,而且对锁,文件操作等也熟悉了起来。收获很多东西,所以我鼓励学习一个新东西,不能只懂原理,还要自己多动手一下,这样才牢固。其实这个模型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,后续会继续优化。 期间也参考了一些很不错的博客,在这里也表示感谢。